□陈尚彪
时下,又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季,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过“独木桥”,在各大城市的职场里奋力拼杀,只为谋得一份满意的工作。然而,并非所有的毕业生都能在城市谋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,毕业时的豪情与就业时的失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笔者认为,遭遇最难就业季,首要的还是要想办法先就业,在城市实现不了的人生理想,不如换一个战场,将目光投向基层,从另一个赛道弯道超车,也不失为明智之举,在基层也能干出一番作为。
\r\n
当前,还有很多年轻毕业生不愿意奔赴基层,更有些毕业生宁愿在城市里饿肚子,也不愿到基层就业;宁愿选择“躺平”,也不愿积极作为。消极的思想一旦形成,将会给人带来毁灭性的伤害。
\r\n
基层的工作环境虽然艰苦,但却是一块锻炼人才的沃土。我们欣喜地看到每年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奔赴基层一线,扎根基层,有不少人在基层一线赢得了群众的认可,干出了一番事业。况且,今天的基层状况早已不是以前的基层状况,现在我们的国家高度重视基层治理,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聚焦三农问题,还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基层发展,基层的面貌早已焕然一新。同时,基层也需要大量的年轻人才,年轻的人才奔赴基层发展,既能满足基层人才建设的需要,对年轻人才而言也能带来成长,如此而言,可谓“双赢”。
\r\n
到基层去,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问题。大多数的毕业生缺乏社会历练,骨子里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所谓的“天之骄子”,理所当然要在大城市展露拳脚。很多毕业生一味追求高薪工作,而忽视了自己能力的培养,即便有高薪工作,自己也未必能胜任。殊不知,走出社会的毕业生如同温室的小树苗,不到社会上历练,永远也长不成撑天大树。所以,面对就业的时候,大学毕业生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,主动降低自己的身段,融入社会,对照岗位要求,以一名事业新兵的身份不断学习成长。
\r\n
当然,还有部分大学生对岗位的认知也有偏差,不少大学生好高骛远、眼高手低,总认为有些事情不适合他们做。对待工作不是嫌脏就是嫌累,完全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。工作经验需要积累,人才才会成长。只有历经多岗位锻炼,毕业生才能快速成长成才。没有人能一步登天,也没有人能一口气吃下所有包子,干事情都得一步一个脚印。只有脚踏实地,以钉钉子的精神干工作,才能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有所收获。
\r\n
遭遇就业难,其实最难的是转变就业观念。有的时候,与其固执地吊死在一棵树上,不如换个环境来就业。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,只要我们主动适应环境,同样能够展翅高飞。(作者 陈尚彪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益阳广播电视在线版权与免费声明
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:"湖南省益阳市广播电视台"、"益阳广播电视在线"、"益阳电视新闻网"的所有作品(如文字,图片和音、视频稿件),版权均属益阳广播电视在线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 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
②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:"益阳广播电视在线",违者追究责任
③本网转帖的文章均转载自国家的正规网站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跟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
④如本网转载稿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和我们联系。新闻纠错:80085816@qq.co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